医药行业涉税刑事风险报告(2022)

admins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4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医药行业涉税刑事风险报告(2022)

  

  受制于产品销售及利益分配的既有模式,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问题严峻,新型业态的出现为套取利润提供了新的可能,医药行业呈现出虚开与商业贿赂并存的现象,虚开、行贿案件相互牵连。涉税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叠加医药行业的特殊背景,更加凸显医药行业涉税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发票管理合规仍然是2022年度医药企业避免刑事风险责任的关键词。

  

  前言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4+7”带量集中采购、“两票制”等改革措施不断落地,医药行业以往多级经销的模式土崩瓦解,大量医药销售公司转型为CSO、CSP、CMO、CRO等外包服务商。然而,受制于产品销售及利益分配的既有模式,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问题严峻,新型业态的出现为套取利润提供了新的可能,医药行业呈现出虚开与商业贿赂并存的现象,虚开、行贿案件相互牵连。涉税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叠加医药行业的特殊背景,更加凸显医药行业涉税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发票管理合规仍然是2022年度医药企业避免刑事风险责任的关键词。

  

  本报告基于华税对医药行业的深入观察以及近年对医药企业涉税刑事案件代理经验的深刻总结而编制,旨在揭示医药行业涉税刑事风险成因、特点及2022年案件查处、审理的走向,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辩护策略和合规建议,以期为医药企业规避刑事风险、实现依法依规经营提供参考。

  

  目录

  

  一、医药企业涉税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

  

  (一)涉税罪名分布统计

  

  (二)医药涉税刑事案件数量增长趋势

  

  (三)案件地区分布统计

  

  (四)量刑情况统计与分析

  

  (五)上诉率与二审裁判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医药行业涉税刑事风险高发成因

  

  (一)内因:药品销售及利益分配的既有模式

  

  (二)外因:多部委联合专项整治和税案查处趋严

  

  三、医药行业引发偷税、虚开风险的七大主要行为模式

  

  (一)账外经营,少列或不列销售收入

  

  (二)虚假列支广告费、咨询服务费等成本费用

  

  (三)采取收款长期挂账,不按规定确认销售收入

  

  (四)两票制实施前,加价高开后再取得进项虚开

  

  (五)虚开中药材等农产品进项发票

  

  (六)两票制实施后,虚开咨询服务费发票

  

  (七)销售人员以权谋私

  

  四、医药行业涉税刑事风险抗辩要点

  

  (一)未经行政程序前置,不得直接追究逃税刑事责任

  

  (二)逃税罪“数额巨大”无明确标准

  

  (三)符合税法规定的“挂靠代开”不构成虚开

  

  (四)开票方被认定虚开的,受票方仍可主张善意取得

  

  (五)税务文书类证据应充分有效质证

  

  (六)充分利用类案检索制度,提交有利判决

  

  五、2022年医药行业企业涉税刑事风险防控

  

  (一)提高税务信息化程度

  

  (二)规范发票以及各类凭证的审核与管理

  

  (三)积极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加强合规性审查

  

  (四)借力税法专业人士,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橦心摘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