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作者:黄桃
我们总说:人生终有一别,过于强调了悲观的一面。但爱过的人,看过的风景,都会深藏于你的记忆,刻画进你的气质里,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人生虽终有一别,当某天他们终于成为你可以云淡风轻说出的故事;杯盏羹碟中熟悉的味道时,你就会明白,经历会加深记忆,那些“一别”的最后,其实是“终有一别忘”。
秋生和小冬,新生代里算是拔尖的昆曲演员,唱得最拿手的曲目《桃花扇》。
落魄书生邂逅秦淮名妓李香君,二人情投意合,却由于动荡局势分别数年。
秋生扮侯方域,小冬扮李香君。李香君深明民族家国大义,宁肯血溅桃花扇保全忠义,可侯方域最后却投了清。
一如秋生和小冬,寒来暑往苦练了二十年功夫。本以为能将这曲《桃花扇》唱出一辈子那么长,秋生却猝不及防地退了院。秋生说如今听戏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唱一场,台上刚有几个人。秋生想去参加选秀节目,做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虽然同样是在台上,演得是别人的人生。但唱好曲子,守得却是自己的初心。如今秋生要走,小冬留也留不住他,人生终有一别,没想到来的这般快。
何况秋生此去,不论成名与否,二人恐怕都再无机会同台。
人在一起时,总是不想着分别。哪怕悲观主义者如我,知道月满则亏,却依然流连于一时团圆的美好。二十年的师兄弟,台上他们是良缘佳偶,台下早已情如手足。
如今秋生猝不及防的说要退院,气得小冬拍桌骂他说“叛徒”。
就像《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对小楼说的“说好了是一辈子,就是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
人生如戏目,一曲《桃花扇》唱了成百上千次,竟让人恍惚间生出了地久天长的错觉。但曲终人会散,戏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分别了数年。
但没有了侯方域,李香君终究唱不出一场完整的戏目,到底是意难平。
但情怀不足以支撑人走到更远,更多的时候,人不得不面对现实。都说梨园子弟白发新,现如今看戏的十有八九就是白发人。而这些白发人去了呢?昆曲已经等了300年,从人人都能唱两句,到年轻人提起时的一脸茫然,秋生不知道这等待是否值得,所以他选择离开。
虽明白“人终有一别”,但接受起来谈何容易。秋生退院,之于小冬是难以接受的打击。对秋生又何尝不是,不过是主动接受,好过被动面对。但为了登上更大的舞台,不至于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他只能选择这条破釜沉舟的道路,告别曾经最熟悉的侯方域,告别深情厚谊的“李香君”。
想要得到什么,便要先学会失去什么。人生的丛林法则,向来如此。
秋生临行前,老板端了碗桃胶银耳羹给秋生。对他说“你应该懂得比我更深。”
小冬亲自下厨熬制的这碗“桃胶银耳羹”代表着原谅与理解。小冬明白了秋生追求更大舞台的想法,而秋生在品尝时,同样明白了小冬。
他是侯方域,他是李香君。他骂他是叛徒,李香君等了侯方域那么多年,侯方域却投了清。但不管侯方域为何事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之于李香君,他永远是心中所爱。
而秋生哪怕离开了昆曲的舞台,之于小冬,他也永远是他的师兄,他的侯方域。
人生中总会有分别,分别亲人,分别朋友,分别故土。但总有一些存留在记忆深处,舌尖之上的东西不会遗忘。而每当看到了看到或者吃到那些难以忘记的,便就好像与故人、故土的重逢。
而分别不意味着是与过去的诀别,总有些记忆因为经历过,会被加深而不是遗忘。
之于秋生和小冬是如此,于你我亦如是。
秋生最后唱的是《桃花扇》中的名段:寻遍,立东风渐午天,那一去人难见。看纸破窗棂,纱裂帘幔。裹残罗帕,戴过花钿,旧笙箫无一件。
曾以为小冬不明白自己的志向,独自一人去店里,如今一碗桃花银耳羹,秋生知道,这知己已然寻见了。
小冬说,桃胶又叫桃花泪。桃花不会流泪,滴滴点点其实是离人泪。